中企参与全球港口运营争夺 如何布局?

发布于 2017.08.23    长帆国际物流

  7月29日,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与斯里兰卡港务局正式签署了汉班托塔港的为期99年特许经营协议。这是继7月27日中国港湾工程公司获得非洲喀麦隆码头25年特许经营权后,中国公司拿下的又一海外码头。连下两城的背后,中国企业正紧锣密鼓地布局海外港口业务。


中企经营海外港口分布


  骤然加速的全球化之路


  作为贸易大国,中国的航运运输量远超其他国家。仅全球排名前10的集装箱港口中,中国就占了7个。然而,与中国商品早已走遍世界不同,很长时间内,中国经营的海外港口屈指可数。直到2000年,中企经营的海外港口数都不超过10个。


  近年来,中国企业布局海外港口显著提速。仅2013年一年,中国企业就至少获得了17个海外码头的经营权。其中,招商局港口公司通过收购法国Terminal Link港口公司49%的股权,获得了该公司旗下四大洲8个国家15个码头的经营权(含一个国内码头)。


内地企业签署海外港口趋势


  与投资速度一起提升的还有中企的海外港口的质量。


  马六甲海峡的关丹港,非洲的吉布提港,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的港口……2013年起,诸多海上航运的咽喉要道被中国企业投资。同时,更多高吞吐量的海外码头被中企收入囊中。当前世界吞吐量排名前200位的海外港口中,中企参与经营的有二十多家,其中一半以上都是2013年及以后投资的。


  巨轮出海之后


  在投资海外港口的中企中,中远海运集团下的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与招商局集团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他出海中企,目前两家公司经营的海外港口数均已超过10个。然而,他们的竞争对手也都是巨无霸级别的。


  2016年10月,英国航运咨询公司德鲁里发布了2015年全球港口运营商权益吞吐量排名。权益吞吐量,是以各大运营商在港口的占股比例计算吞吐量,更能反映运营商的实际收益。招商局以2630万 TEU(集装箱的统计单位)的吞吐量位列全球第五,但量级不足新加坡港务集团的一半。


  与权益吞吐量相比,中企的港口吞吐量排名更高。目前,中国大陆的港口企业似乎更急于建构全球性的码头网络,以此满足航运企业的业务需求。中远海运在2016年年报中阐释了自己的“全球码头网络”战略,称其将“配合航运联盟的航线发展,以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220.jpg


  目前,中远海运的海外港口中,只有哈里发码头二期和比雷埃夫斯码头的占股超过50%:


  - 韩国,釜山码头,5.50%


  - 美国,西雅图码头,13.33%


  - 埃及,苏伊士运河码头,20%


  - 荷兰,安特卫普码头,20%


  - 荷兰,泽布吕赫码头,24%


  - 土耳其,Kumport 码头,26%


  - 荷兰,鹿特丹 Euromax 码头,35%


  - 新加坡,中远-新港码头,49%


  - 阿联酋,哈里发码头二期,90%


  - 希腊,比雷埃夫斯码头,100%


  和中企开疆扩土不同,受近年来码头资源过剩、航运市场不振的影响,全球主要港口运营商对投资新港口更加谨慎,大多数运营商都采取了扩建改造已有港口的战略,以此巩固市场份额。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相关推荐
0755-25916717 获取报价
获取报价
分公司
关于长帆
最新动态
扫码关注长帆国际物流微信公众号